期刊简介
本刊系湖南中医药大学主办,1979年创刊,现已成为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刊物,本刊注重中医药学术水平,主要报道本院和国内外最新教学、医疗科研成果和学术成就,其学术质量上乘,版式编排规范,印刷装帧美观大方,连续数年被国家科委信息所收录为统计源期刊,全国10家具有影响的文摘杂志收录,在2004、2006、2008年连续三次获得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标志着我刊的学术水平已得到国际期刊界的承认。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湖南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070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72/R
邮发代号: 42-6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9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曾2次获国家教育部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学报二等奖(2005、1999)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4-070X
- 国内刊号:43-1472/R
- 出版周期:月刊
-
灼口综合征临证验案三则
灼口综合征(burningmouthsyndrome,BMS)以口腔黏膜疼痛、烧灼感或感觉异常为特征,其主要发病部位在舌部,故又称舌痛症、舌感觉异常、口腔黏膜感觉异常等.临床上,灼口综合征病因多样,尚缺乏统一观点,但研究表明在更年期或绝经期妇女中发病率高[1-2].现代医学对其缺少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注重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常取得较好疗效.兹有笔者临证治疗灼口综合征验案三则,报道如下.......
作者:李元聪 刊期: 2018- 01
-
王行宽教授论治糖尿病的学术观点及临证经验
国家级名中医王行宽教授善于从心肝肾三脏论治糖尿病,认为心肝火旺、耗伤阴血为发病之本;心火亢盛,肝气郁结,郁火燔灼游行三焦,内外皆病,故善饥消渴;肾精亏损,阴阳不调,津液不布,燥热内生,发为消渴则是疾病演变的必然结果.王教授临床采用自拟消渴方清肝泻心、补益肝肾、滋阴润燥治疗消渴,获满意疗效.......
作者:唐路军;陆朵梅;张稳;周骞;段吾磊;谭元生;王行宽 刊期: 2018- 01
-
国医大师孙光荣论如何在医案中体现中医特色优势
国医大师孙光荣认为医案是医家临证的第一手资料,中医名家的辨证论治及其学术思想都具体体现在医案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地位.中医医案不同于病历,病历是基础,医案是在病历基础上的升华.医案必须具备以下七大要求才能凸显中医特色优势:首重选题第一宗,疑难少新怪简凶;疗效确切资料齐,引经释义意涵宏;提要突出真亮点,案体叙述莫相冲;重点凸显辨治难,方药精准要注重;证候变化述亦变,变中要显思辨功;全案精华是按语,......
作者:尹周安;孙贵香;何清湖;叶培汉;刘向华;杨玉芳;孙光荣 刊期: 2018- 01
-
中药有效成分丹参酮IIA、三七总苷与阿司匹林抗结直肠癌机制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并且其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大量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具有降低结直肠癌发生率的可能,而新研究发现在具有活血化瘀的中药丹参及三七的提取物丹参酮IIA及三七总苷也发现了同样的疗效,因此本文就阿司匹林、丹参酮IIA及三七总苷抗结直肠癌的机制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其下阶段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曹文;周小青 刊期: 2018- 01
-
加强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建设是我国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建设的总结,就加强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明确界定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的内涵和外延,加强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加强中西医结合的宏观思路与方法研究,加强学术创新,建立新技术、新方法,加强教学研究与改革,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学术交流、......
作者:贾钰华 刊期: 2018- 01
-
论中医医疗过错鉴定体系构建的相关问题
目前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逐渐丧失了话语权,医疗过错司法鉴定意见已成为影响司法判决的主要证据.当前中医药行业在司法鉴定体系中少有话语权,一旦发生纠纷或技术争议,只能依靠现代医学的司法鉴定体系判断医疗过错,制约了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并影响到中医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因此,迫切需要构建中医医疗过错鉴定体系.本文从中医医疗过错鉴定理论、标准、机构、人员(法医)4方面提出体系构建的思路,同时就一些重要的问题和困难展开......
作者:刘大华;曹书华 刊期: 2018- 01
动态资讯
- 1 蓼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2 枸杞多糖抗小鼠实验性肝癌的作用机制
- 3 消心痛胶囊对大白鼠长期毒性的实验研究
- 4 我院临床脊柱创伤病94例临床分析与评价
- 5 不同中医治法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IL-2和IFN-γ的影响
- 6 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活化和增殖相关因子的表达
- 7 门诊中药房调剂发药新模式探讨
- 8 辛伐他汀在脑血栓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 9 益脑康按摩液对小儿脑性瘫痪临床疗效的观察
- 10 清肝宁肺方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肝火犯肺证的临床观察
- 11 内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 12 加味补肝汤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PKC-BⅡ表达的影响
- 13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的临床指导意义
- 14 基于肝毒性探讨何首乌临床合理应用
- 15 谭新华教授辨治精囊炎经验
- 16 张锡纯温病观探析
- 17 僵蚕抗凝活性成分的研究
- 18 湘、粤、桂三地苦丁茶薄层色谱指纹比较
- 19 中西医结合管理及相关政策调查及建议
- 20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8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