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湖南中医药大学主办,1979年创刊,现已成为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刊物,本刊注重中医药学术水平,主要报道本院和国内外最新教学、医疗科研成果和学术成就,其学术质量上乘,版式编排规范,印刷装帧美观大方,连续数年被国家科委信息所收录为统计源期刊,全国10家具有影响的文摘杂志收录,在2004、2006、2008年连续三次获得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标志着我刊的学术水平已得到国际期刊界的承认。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湖南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070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72/R

邮发代号: 42-6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9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曾2次获国家教育部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学报二等奖(2005、1999)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4-070X
  • 国内刊号:43-147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曾2次获国家教育部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学报二等奖(2005、1999)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17年第2期文章
  • 基于文献数据探析古代男性不育症用药特点

    目的通过整理、分析古代文献中古代医家治疗男性不育症所用方药,探讨古代治疗男性不育症用药特点.方法收集古代文献治疗男性不育相关方剂93首,把方剂中所用中药录入Excel表格,进行频数频率统计,对高频次药物功效、归经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3首方剂共215味药物,药物的临床功效共20种;古代男性不育症的病机以虚证为主;其中使用频数在前22位的药物功效主要是补虚药、温里药、收涩药、利水渗湿药、安神药、......

    作者:汤林;秦国政;袁卓珺;邢益涛;冯青;李杰 刊期: 2017- 02

  • 基于中医药领域本体的信息检索模型研究

    针对传统基于关键词匹配的中医药信息检索存在查全率和查准率低下的缺陷,将本体与潜在语义索引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中医药领域本体的语义信息检索模型.该模型基于本体概念扩展树构建相应的查询扩展方法和语义向量空间模型,将用户查询和文档集映射到同一潜在语义空间,通过计算查询向量与文档之间的相似度返回检索结果.着重阐述了该模型的体系结构、实现过程和关键技术,并对其实用性进行论证.......

    作者:刘东波;黄惠勇 刊期: 2017- 02

  • 略论气为生命之本

    中国古代哲学关于气的学说深刻地影响着中医学对生命、健康、疾病和死亡的认识.笔者提出气为生命之本:其一,气是生命物质,是构成生命的本原,同时化生新的生命物质;其二,气是生命功能,是生命化生和持续的动力.气的种类繁多,有元气、宗气、营卫之气、大气、水谷之气等正气,也有浊气为代表的病态之气.其中,元气、宗气、营卫之气等四气在化生和维持机体生命中的作用重要.笔者基于四气的概念、本质和功能进一步阐释:气为生......

    作者:程丑夫 刊期: 2017- 02

  • 中医药的四大政治功能与中医院校哲学社会科学使命

    中医药作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为人们所熟悉、所推崇.然而,中医药的政治功能却被人忽略.在当代中国,中医药具有四大政治功能: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加强国际交流的工具,是大国地位的体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医院校要充分发掘中医药的四大政治功能,勇担繁荣发展中医院校哲学社会科学使命.......

    作者:叶利军 刊期: 2017- 02

  • 内外合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痰热闭肺证

    杨维华教授结合多年诊治小儿肺炎喘嗽的经验,认为此病以肺热多见,其主要病机特点为痰热蕴积于体内,临证多内外之法兼施,内服运用自拟八味清肺汤,外施以清肺膏外敷、刮痧疗法等,内清蕴热,外透郁邪,内外兼治,屡获验效.......

    作者:周可;杨维华;熊梦颖;张鑫;肖韵;李慧娟 刊期: 2017- 02

  • 临床医论及医案之一——消渴病

    纵观中医学术发展史,早在秦汉时期,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就为中医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及指导临床的实用价值.之后,经历代医家千百年的传承、发展、充实、提高,逐渐完善成熟,形成了今天与西医学完全不同的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特色的现代中医学,与现代西医学并立于世界医学之林.然而我们也认为,中医学术界,对四大经典著作以外的历代医家的医学论著学习的还不够,继承的也不够,为此,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因范围太广,我们......

    作者:陈大舜;周德生 刊期: 2017- 02

  • 悟透寒热说辨证——医案连载(七)

    病案22面肌痉挛术后口眼歪斜头痛多汗案钟某,女,56岁.2014年7月29日初诊:右侧面肌痉挛手术后20天,面部仍然歪斜,左张右弛,感觉虚弱,头痛头晕,汗特别多,睡眠不好,容易饿,现在右侧面部麻木,活动受限.脉细缓,舌极浅淡,胖,齿痕,苔白腻.温阳益气汤加减:黄芪50g,红参15g,麻黄6g,白附子10g,干姜10g,细辛3g,桂枝10g,炒白术30g,当归15g,柴胡6g,白芍30g,川芎30g......

    作者:潘远根 刊期: 2017- 02

  • 黄政德教授运用四妙丸辨治湿热型遗精验案

    遗精是一种常见中医内科疾病,黄政德教授通过运用四妙丸治疗一例久治不愈,湿热为患的青年患者,获得良效,以提醒当代中医师,要摒弃见遗精便补肾涩遗的随大流陋习,做到有是证用是法.黄政治德教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审证求因,辨证辨病结合治疗,对此湿热证遗精患者治疗取得显著效果,附病案、分析和体会为临床论治遗精提供参考.......

    作者:孙彦波;黄政德;彭瑾珂;杨曼曼;霍铁文;任婷 刊期: 2017- 02

  • 国医大师孙光荣论“观其脉证”

    国医大师孙光荣在临证中对如何抓住“观其脉证”的重点深有研究,认为“观其脉证”是中医诊法的高度概括,是四诊合参获知的“主证”,并形成歌诀阐述其内涵:辨证元素记心中,四诊重基本功;望诊本是第一诊,观其有否精气神;目鼻舌甲需仔细,闻问详参辨假真;脉探生死与逆顺,再参数据诊如神.......

    作者:叶培汉;孙贵香;何清湖;王丹;胡志希;张冀东;孙光荣 刊期: 2017- 02

  • 对慢性心衰心阳虚证及其微观指标关系的思考

    本文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心阳虚证症候特点、病程变化机制、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分级、心脏负荷标志物、神经内分泌相关激素、炎症反应物等相关指标的关联整理,研究其诊断价值,为病证结合慢性心力衰竭心阳虚证提供辅助诊断依据,并对心衰心阳虚证微观辨证发展现状进行反思.......

    作者:文阳;胡志希;李欣春;吴涛;胡思远;韩天乐;王建国;毛以林;刘建和;李杰 刊期: 2017- 02